首页> 历史军事> 诸朝争霸> 第87章 寿宴

第87章 寿宴
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一秒记住【91书院】 91shuyuan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     在这一点上,景帝刘启虽然做的没有太宗皇帝那么好,却也足以让许多人感恩戴德了。∞
    所以,在民间有学多百姓自发的为皇帝点上长明灯,立神主牌位等。
    至于朝廷的官员和各地的诸侯们自然也不会落于人后,大肆的筹备贺礼,恨不得弄的天下皆知。
    连吴楚等随时都可能举兵造反的藩国也象征性的派人入京贺寿。
    要知道,吴楚两国已经有几十年没有派使者入京了。
    是以原本不想操办寿辰的刘启,在听说了吴楚等国的使者入京的消息后。
    立刻就推翻了之前的打算,他不仅要办,而且要办的风风光光。
    要让各地的诸侯王们看到朝廷的实力。
    所以,刘启的寿辰就从皇帝的家事上升到了政治事件的高度。
    如果谁敢在这件事上掉链子,他定然是严惩不贷。
    对于刘荣来说,这还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。
    为了应对便宜老爹寿辰的事宜,他不得不把南市的事情全部交给袁盎放手去处理。
    这两天一直都憋在了宫里,与阿大,阿二,阿三他们彻夜不眠的忙碌着造纸的大计。
    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。
    在这一天,刘荣看到手上的样品,终于长舒了一口气。
    他知道,有了这个宝贝,他太子的地位再无可动摇。
    “殿下,这就是白纸吗?”
    阿大神情激动的抚摸着面前的白纸,仿佛是抚摸着少女的肌肤,生怕动作稍大玷污了这圣洁的存在。
    他虽然没读过多少书,却也明白这张白纸所代表的意义。
    眼前的这种薄若蝉翼,洁白干净,漂亮的仿佛珍宝一样的纸张。
    必将在未来席卷天下,彻底取代竹简!
    这样的功劳几乎堪比仓颉造字,足可青史留名,为万世所敬仰!
    “好宝贝,就是稍稍贵了点。”
    阿二的神色同样激动,他想起了家中的几个孩童,如果能在这白纸上面书写,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。
    他大概算了一下,这批样品白纸的成本每张大概在百文钱左右。
    如果对外出售,至少也要再加个几十文。
    按一个孩子每年至少要消耗一百张白纸来计算,一年就是一万多钱。
    这差不多就是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。
    工匠在大汉算得上是高收入群体。
    像阿二这样的技术娴熟的工匠,年俸折算下来足有十金之多。
    不比一个寻常的小地主之家差多少。
    可即便是以他这样的收入,看着眼前的白纸也只能是暗暗叹息。
    这一万多钱看似不多,可这仅仅是白纸的消耗,其他还有笔墨拜师等费用,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所能承受。
    他估摸着以自家的情况,供养一个孩子读书就已经是极限了。
    如果让刘荣知道阿二的想法,绝对会嗤之以鼻。
    一百多文一张白纸?
    这是打发叫花子呢。
    就算是按白菜价来卖,也不可能是这个价格。
    没有个上千文钱,那是想也别想。
    在他的大工坊没有建造起来以前,这白纸注定是一个奢侈品。
    什么?一千文钱一张白纸太贵?恐怕卖不出去?
    这却是太小看各地诸侯以及权贵豪商的财力了。
    以此时大汉有名的商人临邛冶铁世家卓氏为例,仅此一家就雇佣了上千人为其挖矿。
    生活更是奢侈无比,一顿饭吃掉百金更是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。
    这样的家族在后辈子弟的学业上更是舍得重金投入。
    别说是一千文一张,就算是一万钱一张,也一样会有人抢着买。
    按照刘荣的估计,等他的这批白纸流入市面,恐怕转眼就会被一抢而空。
    光有钱可能还买不到,还得有权有势才行。
    所以,在早期这白纸注定只会在公卿豪族之中流通。
    这不仅仅是出于利益方面的考虑,同样也是为了安全起见。
    白纸的价值虽高,但受限于规模,产量必然不高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这项生意虽然令人眼红,却也没大到让人不惜一切的地步。
    真要是将白纸的生产规模扩大几十倍,可能第一个跳出来抢夺的就是刘荣的便宜老爹刘启。
    刘荣的打算是先小批量生产一批白纸来积累资金,等有了自己的封地以后,才会大规模的生产白纸。
    到时将白纸定为百文一张,但生产成本可能却降低到十文。
    大规模的出货之下,带来的利润反而更高了。
    而且,随着白纸的通行天下,必然会给他带来数不尽的声望。
    这却不是钱所能买来的。
    自窦太后家宴一事后,刘荣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。
    尤其是在面临皇帝刘启的寿辰一事上。
    许多人都在好奇,这位皇长子会准备一份什么样的寿礼。
    这看似只是一件毫不起眼的事情,实际上却牵动了不少人心。
    因为梁王刘武放出话来,要给皇兄刘启准备一份丰厚的寿礼,以此来表达他对皇帝的崇敬和孺慕之情。
    在馆陶、粟姬等人看来,这分明是刘武贼心不死,想要继续兴风作浪。
    为此,许多知情人都搬着小板凳,磕着瓜子准备看一场好戏。
    可让人失望的是,身为主角之一的刘荣却把自己关在皇宫里,似乎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察。
    众人只知道刘荣是在鼓捣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,却不知道具体是什么。
    这让许多人心里跟猫挠似得,骨头也痒痒。
    等了两天,终于有人坐不住了。
    馆陶公主和粟姬联袂来访,这可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情。
    这两个女人向来不和,平日里见面不打起来就算好的。
    今日居然一同出现在刘荣的寝宫,让一路上碰到的人几乎以为太阳是打西边出来的。
    等刘荣出来,看到的就是两女冷面相对,谁也不跟对方说话。
    “不知母亲和长公主姑姑大驾光临,小子有失远迎,恕罪,恕罪。”
    刘荣笑嘻嘻的弯腰行了一礼,举止有些滑稽,令两女忍俊不禁,发出了嗤笑之声。
    “你这孩子,嘴里说的好听,心里还不知道在怎么编排我们呢?”
    馆陶公主虽然与刘荣接触的时间并不长,但只从刘荣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,又岂会将他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待。
    “哼,这小子也不知怎么回事,最近嘴里跟抹了油似的,净不学好。”
    粟姬的话乍听像是批判自家儿子,但从她脸上那毫不掩饰的自豪之色就不难看出。
    她这完全是在得瑟和显摆。
    尤其是在馆陶这人的面前,她更是如同一头骄傲的公鸡一般。
    馆陶公主又岂能看不出这女人的心思,换做平时的话,她早就跟对方大吵了起来。
    现在嘛,她看了刘荣一眼,意思好像是说,看在你的面子上,我暂时不跟她一般计较。
    刘荣还能说什么呢,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。
    摊上这样一个极品老娘,也真是挺无奈的。
    “刘荣,你这两天到底在忙什么,你知不知道,梁王从封地运来了大量的宝物,其中一多半准备作为寿礼进献给皇帝,另一小半则又来贿赂王公大臣。”
    闲话说完,馆陶公主便说出了今天的来意。
    在两家定下婚约之后,刘荣能否当上太子,这就不仅仅是刘荣一个人的事情了,由不得她不操心。
    粟姬没有说话,脸上却同样露出了询问之色。
    “哦,那小侄就先恭喜姑姑了,又能平添一笔意外之财。”
    梁王在京城大肆撒钱,肯定少不了馆陶公主府的一份。
    哪怕是明知道馆陶公主府即将与刘荣结亲,不求馆陶出手相助,能少添点麻烦,刘武就已经心满意足了。
    所以刘荣才有这么一说。
    “你这孩子,说正事呢,你馆陶姑姑还能缺这点钱?”馆陶公主嗔怒的看了刘荣一眼,作势转身道:“你要是再这样,姑姑可是直接回去了。”
    粟姬表现的就不客气的多,直接呵斥道:“臭小子,有什么话就快点说,信不信老娘罚你跪到明天早上。”
    这样的事,她还真做过,在刘荣十岁以前的时候。
    这古代人真是一点幽默感都没有。
    刘荣暗自吐糟了一句,随即老实的说道:“孩儿在为父皇准备寿辰的礼物?”
    馆陶公主和粟姬眼前一亮,不约而同的问道:
    “是什么礼物?”
    刘荣挠了挠头,半真半假的说道:“孩儿准备亲手抄录一遍孝经送给父皇当作寿礼。”
    百善孝为先,这样的礼物放在普通人家中,自然足以体现儿孙的孝心。
    但如果是在皇家之中……就显得有点寒酸了。
    特别是在梁王有意炫富的情况下,刘荣的这份礼物就有点不合时宜了。
    “此举固然孝心可嘉,但……”
    粟姬说着面上就露出了为难之色,她虽然觉得此举有些不妥,但她也想不出更好的寿礼。
    相比之下,馆陶公主就显得直接很多,“你小子可是缺钱?五千金之内,姑姑半日之内可送进宫来。”
    五千金之数,这可是相当于许多彻候大半的家当,而她却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能拿出来。
    从这也可以看出,馆陶公主府的财大气粗。
    看着一脸震惊和羡慕的粟姬,馆陶公主心头可算是出了一口气。
    怎么样,哪怕你有一个好儿子,最后还不是得靠我来解围!
    当然,馆陶公主刘嫖这么做也并不是无私奉献。
    正如她经常从各地搜罗美女,调教的能歌善舞之后再进献给皇帝是同一个道理。
    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有着某种利益的诉求。
    在刘嫖看来,这就是投资。
    只要刘荣将来登上皇位,势必能翻倍的赚回来。
    相比之下,粟姬的目光就要短浅很多,她不停的向着刘荣使着眼色,让刘荣立刻答应下来。
    刘荣对此却是苦笑不止,馆陶公主的钱是这么好拿的么?
    如果将来他拿不出足够的报酬,这女人绝对是翻脸比翻书还快。
    “侄儿在此非常感谢馆陶姑姑的一番好意,侄儿却另有打算,所以这钱就不用了。”
    吃人的嘴软,拿人的手短,这个道理放在古今都是通行的。
    刘荣虽然与馆陶公主府结亲,却并不想将两家完全捆绑在一起,那样对他将来施政是非常不利的。
    “好,那姑姑就等着看好戏了。”
    不得不说,刘荣自信的模样还是非常感染人的。
    馆陶公主刘嫖看向刘荣的目光愈发的满意。
    转眼看到旁边将不快之色写在脸上的粟姬,暗自摇头。
    如果没有这个蠢女人的拖累,刘荣登上皇位的可能还会再增加几分。
    既然来这里的目的达到了,刘嫖就转而告辞。
    粟姬不想走,她还有很多话想对儿子说。
    却被馆陶公主连哄带骗的弄出了刘荣的寝宫。
    在这个关键的时刻,还是不要让这个女人留下来捣乱吧!
    刘荣见状,连忙向馆陶公主投去了一瞥感激的目光。
    馆陶公主的举动,果断令他的耳朵少遭了一顿罪。
    一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。
    从早晨开始,未央宫便人来人往的布置着各种皇帝寿辰的摆设。
    一队队身穿铁甲,手持利器的禁卫开始游走巡逻。
    这不仅是为了彰显皇帝的威严和尊贵,同样也是向各地的藩王展现朝廷的气度和实力。
    大概快到中午的时候,一身盛装打扮的皇帝刘启现身未央宫,接受了朝廷百官和诸侯王们的贺寿。
    这些都是表面上的东西,所有人都是严格按照礼仪的规定去做。
    即便是吴楚两国的使者在这个时候也都表现的异常安分。
    但是,许多人都心里清楚,真正的重头戏还是在随后举行的寿宴上。
    到那个时候,朝廷的百官以及各地的诸侯们都会送上贺礼。
    从贺礼的成色上自然也能看出当今皇帝在众人中的威望。
    早在来参加寿宴之前,朝廷的百官就已经私下里通过气,什么级别的官员送什么礼物,这都是早已商定好的。
    违背者很难在主流的圈子里混下去。
    至于刘氏的诸侯王们则不在此列之中,有心的,封地富裕的,寿礼便备的丰厚些。
    那些不在意皇帝感受的,或者领地贫瘠的,所献礼物薄些,也不会有人指责。
    但与会的许多人都心里清楚,今晚的主要看点就在几个地方的藩王或者使者上。
    (本章完)
章节报错(免登陆)
猜你喜欢: 替嫁太监三年,哥哥们跪求我原谅 刘志中张宏阳 高门喜嫁 天赐命格!他,神明阳间代言人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50年代: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李云龙亮剑北宋 年代文草包妹妹回城了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互联网时代,谁还做传统游戏? 大月谣 我死后,妻子浪翻了 割鹿记 陆沉周若雪的小说 西游:人在天庭,朝九晚五 惊涛落日 一人之上清黄庭 制皮百年,我成了魔门巨头 晋末长剑
验证码: 提交关闭